念佛法门

 

文珠法师讲述

 

一、求生极乐的理由

二、往生极乐的条件

三、求生极乐的利益

 

今天,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。念是心念、想念、忆念,称念,佛是佛的名号。佛的名号很多,十方三世都有佛,我们最熟悉的是释迦牟尼佛,药师佛,阿弥陀佛,还有,晚课所诵念的八十八佛,究竟应该念那一尊佛的圣号呢?在道理上说:念那尊佛的圣号都可以,都有功德,但,如果我们发愿求生净土,希望临命终时,佛来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的话,就要一心称念:‘南无阿弥陀佛’。

 

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殊胜,不但特别为我们的苦恼众生,创造一个美妙极乐的世界,还发愿亲自来接引念佛的人,往生净土。所以,不止大慈菩萨说:‘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。’大势至菩萨亦说:‘念佛三昧,最为第一。’

 

佛在大宝积经,大般若经,大集经,大弥陀经以及其他大乘经典中,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,功德不可思议,同时告诉我们,十方诸佛,亦皆称赞阿弥陀佛,愿力殊胜,功德难思,劝导我们应当发愿,往生彼国。

 

据说:中国唐朝法照大师,是一位戒行精严的高僧,朝五台山时,亲见文殊菩萨,即顶礼启问:‘末代凡夫,去圣遥远,知识浅劣,不知修行何种法门,最为其要,唯愿大圣,断我疑网。’文殊菩萨说:‘诸修行门,无如念佛。我过去劫中,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,是故一切诸法,般若波罗密多,甚深禅定,乃至诸佛正遍知海,皆从念佛而生,故知念佛诸法之王,汝当念诸法之王。’照师问:‘当云何念’?文殊菩萨言:‘此世界西方有阿弥陀佛,彼佛愿力不可思议,汝当忆念,令无间断,命终决定往生,永不退转。’文殊菩萨不但教人念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自己也发愿,往生极乐,其回向偈是:‘愿我命终时,尽除诸障碍;面见阿弥陀,往生安乐刹。’

 

在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说:观世音菩萨变现种种身,救度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有情,令得往生极乐世界,见无量寿如来,得闻法要,皆令当得,成菩提道。

 

唐朝慧日禅师,至北印度健驮罗国时,特别往城东大山,在观音菩萨圣像前,断食七日,至诚祈祷,请菩萨开示修行法门,观音菩萨于空中出现,坐宝莲华,身高丈余,垂右手摩其顶言:‘汝欲传法,自利利他,应当念佛,诵经回向,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国。到彼国已,见佛及我,得大利益,汝自当知净土法门,胜过诸行。’

 

既然诸佛菩萨,皆称赞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,皆劝导我们念佛发愿,求生彼国;我们当然应该信受佛语,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了。但我们为甚么要求生极乐世界?又要具备甚么条件始可以往生?求生极乐世界有甚么好处?现在,先让我们逐一研究,找出正确的答案,然后,实行修持念佛法门。

 

一、求生极乐的理由

 

十方诸佛,劝导我们念佛发愿,求生极乐世界的理由很多,其中最主要有以下四点:

 

(一)缘份特殊

 

虽然,佛佛道同,证理平等,无有高下,但诸佛因中发愿,彼此互异。阿弥陀佛因中发四十八愿,成就净土,摄受众生,来生其国,而且发愿,亲来接引念佛众生,故大慈菩萨说:‘十方三世佛, 阿弥陀第一。’

 

随愿往生经说:‘十方佛土,皆悉严净,随愿并得往生,但悉不如无量寿佛国,何意如此?因阿弥陀佛,与观音大势至,初发心时,从此界去,于此众生,偏是有缘。’难怪此土众生,对西方三圣是那么熟悉、亲切,所谓:‘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。’凡有急难,无不恳求观音菩萨,大慈大悲救苦救难:凡是特别开心,或遭受委屈时,就不自觉地叫一声,‘阿弥陀佛’;原来娑婆世界,是西方三圣的故乡。故乡的子孙们,是何等的苦恼?又是何等急于需要救济?西方三圣是知道最清楚的,所以开始发心修行时,就决意摄取二十一亿清净佛国中,所有的庄严与福利,来建设一个特别庄严,非常美妙的极乐世界,来安顿故乡苦恼的亲人,以及其他十方世界,所有苦恼的众生。古人说:‘弥陀骨肉亲’,也许就是根据西方三圣,与娑婆世界众生,‘偏是有缘’而说!如果我们不念阿弥陀佛,发愿求生其国,岂不是辜负我们的乡亲父老——阿弥陀佛的恩德?

 

(二)远离诸苦

 

极乐世界,众生生者,皆莲华化生,故无生苦;寒暑不迁,故无老苦;身离分段,故无病苦;寿命无量,故无死苦;无父母妻子眷属,故无爱别离苦;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故无怨憎会苦;所欲自在,故无求不得苦;观照空寂,故无五阴炽盛苦。此外,极乐世界,更无地震,风灾、水灾、火灾种种自然界的灾祸,也无人事界的困扰与侵犯,更无战争的恐怖,无政治的逼害,无恶友的牵连,无烦恼的困扰,无生死轮回的束缚…有的,只是佛菩萨的教导与加被,善知识的接引与提携,所以一生极乐国土,立即可以远离人间诸苦。

 

慈云忏主,更引用修行难阳十事比对,说明娑婆与极乐两个世界的苦乐悬殊,而劝导我们,当念佛发愿,求生极乐世界。

 

一、此土常不见佛;彼土花开见佛常得亲近。

二、此土不闻佛法;彼土水鸟树林皆宣妙法。

三、此土恶友牵缠;彼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

四、此土群魔恼乱;彼土诸佛护念远离魔事。

五、此土轮回不息;彼土横截生死永脱轮回。

六、此土难免三途;彼土永离恶道且不闻名。

七、此土尘缘障道;彼土受用自然不俟经营。

八、此土寿命短促;彼士寿与佛同无有限量。

九、此土修行退失,彼土入正定聚永不退转。

十、此土尘劫难成;彼土一生行满所作成办。

 

(三)依正庄严

 

极乐世界,众生生者,皆入莲胎,莲华化生,清净香洁,无父母血肉的污秽,无住胎十月的痛苦;无论上中下品,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,身光无量,寿与佛齐。不仅生处清净,寿命殊胜,正报庄严;而且依报国土,亦非常清净美妙,无三恶道众生,无空气污染,无高低不平。物资丰富,宫殿楼阁,栏杆街道,皆七宝所成,光洁严净,无需要清洁打扫;衣食自然而至,无需要买菜造饭;日用品丰盛具足,无需要选择购买;遍地黄金,七宝载道,无需要唯利是求,辛苦劳碌。

 

无量寿佛经说:‘所处宫殿,衣服饮食,众妙花香,庄严之具,犹第六天自然之物。若欲食时,七宝钵器,自然在前,金银,琉璃,砗磲,玛瑙,珊瑚,琥珀,珍珠,如是诸钵,随意而至,百味饮食,自然盈满;虽有此食,实无食者,但见色闻香,意以为食,自然饱足,身心柔软,无所味著,事已化去,时至复现。’

 

又说:‘无量寿国,其诸天人,衣服饮食,华香缨络,缯盖幢旛,微妙音声,所居舍宅,宫殿楼阁,称其形色,高下大小,或一宝二宝,乃至无量众宝,随意所欲,应念即至。’环境如斯,实有助于修行办道。

 

(四)方便殊胜

 

在释尊所说无量法门中,念佛法门,最为方便。例如:

 

一、见佛方便:娑婆世界,释尊早已入灭,弥勒菩萨,当来下生,现在我们生在无佛之世,没有机会见佛闻法,非常苦恼;但阿弥陀佛,于今正在极乐世界说法,但得往生彼国,立即可以见佛闻法。

 

二、受持方便:其他法门,必须时处许可,面对佛前,始可礼拜诵念;或在清净寂静的环境中,安顿身心,然后可以修习禅定。但念佛法门,行住坐卧,忙碌安闲,迎宾送客,办公做事,甚至舟车劳动,皆可以心念佛号,非常方便。

 

何况念佛法门,具诸功德,但念一句弥陀,就得总摄六度万行。例如:一心念佛,万缘俱舍,就是布施;一心念佛,不作恶业,就是持戒;一心念佛,心自柔和,不嗔不暴,就是忍辱;一心念佛,净念相继,永不退堕,就是精进;一心念佛,妄念不起,就是禅定;一心念佛,正念分明,就是般若。修一行,即具足众行,在受持方面,是非常的方便。

 

三、解脱方便:修持其他法门,必须断尽见思烦恼,业障消除,才可以解脱生死,超出轮回;念佛法门,但能专心精进念佛,即蒙阿弥陀佛慈悲摄受,带业往生;一生彼国,即横出三界,超越轮回,解脱生死。

 

四、成道方便:佛道遥远,非一生一世可能成就,特别是在娑婆世界修行,进难退易,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,勤苦修持,方证菩提;念佛法门,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,往生彼国,见佛闻法,悟无生忍,得不退转,一生补佛之处,疾成菩提。

 

综上可知极乐世界,是何等的美妙,助道因缘,又是何等的殊胜!我们无论是为了投靠乡祖父老的荫庇,或是为了远离众苦,享受依正庄严的快乐,抑或是为了见佛闻法,在助道因缘特别殊胜的环境中,修行办道,速证无生,疾成佛道,都应该念佛发愿,求生极乐世界。

 

二、往生极乐的条件

 

求生极乐世界的条件,必需要具备正行与助行。

 

(一)念佛正行

 

念佛法门的正行,可分为往生的资粮,念佛的类别,以及念佛的方法,三点来说明。

 

1)往生的资粮

 

往生的资粮,是信、愿、行。求生极乐世界,必须具备深信,切愿,实行三种资粮,如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

 

1.信:信是信受,佛法大海,非信莫入。华严经说:‘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’特别是念佛法门,更要深信。

 

深信十方诸佛,所称赞的极乐国土,真实存在,并非假设,应当发愿,求生彼国。

 

深信一心念佛,决定可以往生;虽然极乐国土,远在十万亿佛土以外,但凭佛力慈悲摄受,一称佛号,发愿求生,佛必来迎,接引往生。

 

深信往生极乐国土,即得不退转,因为极乐国土,环境特别,助缘殊胜,不止常得见佛闻法,而且水鸟行树,皆宣法音,昼夜六时,耳濡目染,无非佛法;恒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互相策励,唯进无退,加以寿命又长,一生即可以成办佛事,蒙佛授记,补佛之处。

 

2.愿:愿是志愿、发愿、愿力,信心既深,还要立志发愿,无愿不生。释尊在阿弥陀经中,再三劝导我们说:‘众生闻者,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。’愿贵在志诚恳切,更要坚固。悟彻大师说:‘修习净业,信贵深,愿贵切,以信深愿切,一切邪说,莫能摇惑,一切境缘,莫能引转。’因此,念佛求生极乐国土的人,一定要发愿深切。愿离娑婆世界,愿生极乐国土;愿临命终时,自知时至,身无病苦;愿佛慈悲摄受,亲来接引;愿生净土,即得见佛闻法,悟无生忍;愿再来娑婆,广度众生,满菩提愿。

 

灵峰大师说:‘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,莫如以信为前导,愿为后鞭;信得决,愿得切,虽散心念佛,亦得往生。信不真,愿不猛,虽一心不乱,亦不得生。’可见深信切愿,对于求生净土,是非常的重要!

 

3.行:行是实行,既深信佛语,决意发愿,求生净土,就要继之以实行,一心念佛。念佛可以分为持名念佛,观像念佛,观想念佛,以及实相念佛等四种。

 

持名念佛:一定要三业清净,口念佛号,心止散乱,念从心起,声从口出,音从耳入,字字分明,句句清楚,日夜无间。如是心口相应,净念相继,必得一心不乱。

 

观像念佛:是用恭敬志诚的身心,面对佛像,口称佛号,眼观佛像,意想佛的相好庄严,功德殊胜;如是三业专精,称念不已,日久功深,亦得一心不乱。

 

观想念佛:是依照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,修十六种观,观想极乐世界,依正庄严,以及九品往生,种种胜境,令心专注坚住观中,想念不移,开眼闭目,胜境不失,即得一心不乱,决定往生。

 

实相念佛:是心口相应,念念无间,心不离佛,佛不离心;心外无佛,佛外无心,如是即心即佛,心佛一如,心佛无二。由于称性起念,深知能念之心,自性本空,所念的佛,亦不可得,而不执著有;但能念之心,灵明觉照,所念的佛,历历分明,亦不落于空;空有都不著,能所两相亡。所谓: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就可以由事相一心不乱,进入理性一心不乱,是名实相念佛,此即是大势至菩萨所修的念佛三昧。

 

至于念佛的方法很多,综合而言,大概有以下十种:

 

一高声念:持名念佛,可以高声唱念佛号。业报差别经说:高声念佛,有十种功德:一能除睡障,二天魔惊怖,三声遍十方,四三涂息苦,五外声不入,六心不散乱,七勇猛精进,八诸佛欢喜,九三昧现前,十往生净土。但高声唱念,会导致喉痛喑哑,不宜久持。

 

二低声念:当精力疲倦,或人地有障碍时,可以改用低声念,但必须口念清楚,耳听明白,心意至诚恳切,念念无间,持之以恒,亦可以达到一心不乱。

 

三默念:如果环境上高声低声都不适宜,或在不净之处,唯有心中默念。默念佛时,以舌根敲击前齿,心念口移,声不出口,但音声历然,耳根内闻,句句分明,日久功深,自然证得念佛三昧。

 

四定时念:念佛最好是日夜无间,终身称念。但在家佛弟子,每为事业家务困身,未能万念放下,一心念佛,唯有自己安排在早晚定时念佛,作为日常必修的功课。慈云忏主,曾为国王大臣,立十念法门。至于佛教道场,为接引大众,或自己求生净土的大德们,每定时举行佛七念佛,于七日中,或于七七四十九日,行般舟三昧,希望在一定的时间里,能够做到一心不乱。

 

五闭关念:为了克期取证,可以谢绝应酬,万缘放下,闭关念佛;但时间长短,要视各人发心及其因缘环境而定。在关中应该不舍早晚课诵,尤其是楞严咒与十小咒,其余时间,行住坐卧,皆以佛号是念,心不外驰,念念与佛相应,决定证得念佛三昧。

 

六摄心念:心念佛号,字字分明,即摄意根;口称佛号,句句清楚,即摄舌根;耳闻佛号,明明白白,即摄耳根;眼不东张西望,即摄眼根;鼻不扳缘香尘,即摄鼻根;身不懈怠放逸,即摄身根;如是六根都摄,不舍昼夜,精进念佛,必得一心不乱。

 

七随时念:随时随地,不择时间,不拘埸地,不问净秽,行住坐卧,悉皆念佛;迎宾送客,开会集众,运动跑步,开车坐船,乘搭飞机,出入作息,甚至穿衣吃饭,大小二便,无不念佛。如是二六时中,念念弥陀,声声佛号,朝朝暮暮,无时或忘,必与自性弥陀相应,即心即佛。

 

八记数念:为了提起正念,不忘佛号,可以手执念珠,口称圣号,念一句佛,手过一粒珠,念得分明,记得清楚,借珠束心,提防妄念侵入。现在,不仅香港流行手带佛珠,连美国各大公司,都有各式各样的手珠出售,而外国人,亦喜欢手带一串或两串手珠,作为装饰品。其实佩带念珠,是有功德的,更可以辟邪,但只限于菩提珠。

 

在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:若用菩提子为数珠,用作诵经念佛记数,或但手持,其福无量,…。原来过去有佛,在菩提树下成道。当时有一外道,儿子被鬼神害死,自己心想,我因邪见不敌鬼神,不知佛有何神力?佛既然在此树下成道,若圣树有灵,当救我儿。于是抱其儿子的尸体,放在菩提树下,一心念佛。七日后,其儿子生还,外道欢喜,赞佛威德神力不可思议,自此舍邪归正,学佛修行,而此菩提树,亦被名延命树,此树所结的菩提子,及其树根,用来制造念珠,能却邪降魔,功德最胜。

 

九调息念:将一句佛号,系於呼吸间,吸气时念南无阿,呼气时念弥陀佛,一呼一吸,念佛无间,心不外缘尘境,六识不起,自然三业清净,日久功深,必得念佛三昧。当知人不可能没有呼吸,平时随著呼吸念佛,习惯了,即使将来病危命终,有呼吸时仍然念佛,直至最后一口气,也在念佛,实在太好,太美妙了!

 

十临终念:求生净土的人,能否如愿往生,关键在乎临命终时,能否万缘放下,提起正念,一心念佛。若是平日深信、切愿、实行念佛,出入作息,行住坐卧,都不离佛号,则临命终时,一定自知时至,不忘念佛。不然,人之将死,种种业境现前,即使平常精进念佛的人,亦难免被业力所牵,迷失正念。何况平常疏懒念佛,或不懂念佛的人?往往为病苦所逼,为业障所缠,以至随业受报,堕落轮回。所以在临命终时,能够提起正念,是人生最后的重要大事。身为眷属,诚应该设法提起亲人临终正念,或请高僧助念,令亲属最后一口气都在念佛,一定感佛来应,随佛往生;所以发心为临命终人助念,功德最大。

 

(二)净业助行

 

欲想决定往生极乐世界,或希望上品上生,除了具足信愿行外,还要兼修众善,回向发愿,作为助行。释尊在观无量寿佛经中,教导韦提希夫人,欲想往生极乐国土,当修十种净业。

 

一孝养父母:忍辱经说:‘善至极莫大于孝;恶至极莫大于不孝。’所以止恶行善,首先应该孝养父母。世间孝子,不外是敬亲、爱亲、养亲,进一步善体亲心,‘父母之所爱,爱之;父母之所恶,恶之。’或继承父母的遗志,发扬光大父母的事业,使自己善名远播,光宗耀祖,垂芳百世,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孝子贤孙了。

 

但学佛人孝敬父毋,除了物质供养,还要提供精神补品,劝导父母修学佛法,作出世因;不止令父母现生享乐如意,还要令父母来生得生善处,甚至出三界,了生死,究竟离苦得。不但令今世父母,法喜充满;还要令过去生中,所有父母,皆得离苦得乐。

 

二奉事师长:父母生我色身,师长生我慧命,色身止于今生,慧命则永劫不灭;所以既要孝敬父母,更加要孝敬师长。师长有普通的老师,也有佛教的老师。普通老师教人知识,培训人的谋生技能;佛教的老师,则教人止恶行善,勤求佛道,建立自利利他的事业。身为弟子,除了应该亲近事奉师长,执役服劳,四事(衣服、卧具、饮食、医药。)供养外,还要力行众善,弘扬佛法,续佛慧命,以报师恩。能报师恩,亦是净业之一。

 

三慈心不杀:有命尽贪生,不分人与畜。我们人类爱护自己的生命,岂可随便杀害其他动物的生命?梵网经说:‘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,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。’既然六道众生,曾经互为父母,彼此有恩,而今杀生食肉,何止损害慈悲,而且违背孝道。何况杀生,属于恶业?所以念佛的人,一定要慈悲不杀生,免被业债牵连,不能往生。

 

四修十善业:十善业是身不杀,不盗,不淫;口不妄语,不两舌,不恶口,不绮语;心不贪,不嗔,不痴。三业清净,既是人天正因,亦是往生佛国的净业。

 

五受持三皈:三皈即是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佛是三界导师,四生慈父,能领导众生,出离生死苦海,到达涅槃彼岸;法是宇宙真理,人天眼目,能指示众生,舍恶从善,断除烦恼,入佛知见;僧是世间福田,浊世的善知识,能住持佛法,化导群迷,福利人天。所以念佛求生净土,先当皈依三宝,恭敬三宝,供养三宝。在皈依三宝的虔诚意识中,奉行佛的正法,持戒,修福,念佛求生净土,以此净业,决定可以往生佛国。

 

六具足众戒:戒是佛道的阶梯,一切善法的根本。因为戒能令人防非止恶,增长善根,助长定力,出生智慧。所以梵网经说:‘戒如明日月,亦如缨络珠,微尘菩萨众,由是成正觉。’涅槃经说:‘佛在世时,以佛为师,佛灭度后,以戒为师。’凡是皈依三宝的佛弟子,都应该受持佛戒。佛的制戒有多种,最普通的是五戒,八戒,十戒,具足戒,以及菩萨戒。今言:‘具足众戒’,显然是不止但求受五戒,还要进一步求受八戒,十戒,具足戒,甚至受持菩萨的三聚净戒,自利兼他,作为往生佛国的正因。

 

七发菩提心:在大宝积经中,佛告阿难:‘若善男子,善女人,愿生极乐世界,欲见无量寿佛,应发无上菩提心。’发无上菩提心,即是发起追求佛果无上正等正觉的心,愿成佛道,愿度众生。念佛人固然是为了自己离苦得乐,求生佛国,也要同时观众生苦,发菩提心,愿将自己念佛、持戒的功德,回向法界众生,同登佛国,得不退转。是以发菩提心,亦是净业之一。

 

八深信因果:世间事必由因,有因必有果,因果相类,因果相随,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。古人说;‘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若然不报,时辰未到。’又说:‘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’都是劝人明白因果,止恶行善的至理名言。而事实上,中外古今,历史记载因果报应的事实,不胜枚举。

 

据说:民国初年,广州市有一哑子,事母至孝。因为母亲双足有病,不能行走,所以一年四季,除了食饭与睡觉,其余所有时间,都将母亲背在身上,生活起居,皆由哑子待奉;乞食所得,先供养母亲,人皆知他是孝子,都乐意施给。直至母亲死后,哑子日间乞食,夜间还到坟墓去倍伴母亲;一年夏天,哑子忽然被雷殛死。当时有一个在苏联留学回来的杨博士,见孝子触电而死,便在尸体的手掌写上‘天爷无眼’四个大字,以讥笑天道不公平,也表示他本人不相信因果之说。

 

事隔十多年,杨博士被派往苏联出任大使;有一次在莫斯科国宴中,看见俄国太子,右手不能伸直,掌心中隐约有中文字迹,由于好奇心驱使,用力一拉,太子的手指被拉开,现出‘天爷无眼’四个字,正是自己的笔迹!原来哑子由于宿生恶业,应该一生受哑报,一生受雷殛,今因事母至孝,故一生受尽苦报,即生帝王之家享福,至此,杨博士始肯相信因果报应,善恶分明。

 

又福慧寺的高僧,在十字路口,坐地化缘,修建佛寺,但一直都没有人肯施舍一分钱。正想离去,刚巧有个卖点心的年青人经过,看见老和尚空钵离去,顿生同情怜悯之心,毫不考虑,就将当天做小贩所得的钱,都投入老和尚的钵中,老和尚道:青年人呀!你的善心一定是有善报的,将来如果你有需要帮助,来福慧寺找我好了。

 

原来这是个穷苦无依的青年人,每天全靠代人卖点心,换取食宿;当天因为将钱布施给老和尚了,回到食物店,不能将卖点心的钱交出来,竟被老板开除,自此无家可归,沦为乞丐。由于缺乏饮食营养,又流离失所,环境污染,最后眼睛肓了,才想到要去福慧寺找老和尚。

 

当天早上,老和尚己经吩咐知客师说:‘今天有一位大施主会来找我,请即带他入来相见。’可是自早至晚,都不见知客师出现,老和尚唯有亲自往客堂一次。知客师说:今天没有大施主求见老和尚,只是傍晚时分,有个盲眼的小乞儿来求见,因为您正在做晚课,所以没有带他入内相见。老和尚急问:现在呢?答:他已经走了,不过在临走前,曾经问厕所在那里?老和尚说:快去看看!回人报告:盲眼的小乞儿,已经倒在粪池中溺毙了。

 

老和尚告诉众人,因果实在不可思议,这穷苦的青年人,由于前生恶业所追,今生要沦落为乞丐,来生要受盲眼之报,再生还要在粪池淹死,今生只因一念之善,借用老板的钱布施,一生同时受报,现在恶业己经受尽,生天享福去了。

 

可知因果报应,通于三世,有人即生现报,有人来生或多生受报,所以佛说:‘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’念佛的人,更加要深信因果,自作自受,除了念佛为正行外,还要力行众善为助行。

 

九读诵大乘:大乘经典,诠实相理,开佛知见;时常读诵,一定善根增长,智慧明了。特别是念佛人, 读诵大乘经典,可以激发菩提心,修二利行,助长净业,莲开上品。

 

十劝进行者:自己念佛,求生净土,同时也要劝导他人,精进念佛,共修净业,同生佛国。大品般若经说:‘若人以四天下七宝,供佛及菩萨,缘觉,声闻,得福甚多,不如劝人念佛一声,其福胜彼。’

 

唐朝有一老翁,姓房名翕,一日突然暴死,到阴府见阎罗王,王说;‘根据簿记,你曾劝一老人念佛,已生净土,你承此福,亦得往生,故召来相见。翕曰:我曾许愿,诵金刚经一万卷,及朝礼五台山,未想往生。王言:诵经朝山,固然是好事,不如早生净土,但愿亦不可违,仍然放他回人间。所以念佛的人,也应该劝导他人念佛,以念佛法门,自利兼他,以助长自己的功德。

 

修以上十种净业,亦即是修三福。观无量寿经说:‘欲生彼国,当修三福:一者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’

 

但我们欲想上品上生,还要发三心。三心是:一至诚心,二深心,三回向发愿心。直心正念真如,名至诚心;即发菩提心,上求佛道,亦即专心念佛。积聚无量功德,是名深心;即广修六度万行,下化众生,亦即以念佛法门,劝进行者。宏愿无尽,名回向发愿心;即以上求下化的功德,回向发愿,愿与众生,同登极乐。故观无量寿佛经言:‘上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,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一者至诚心,二者深心,三者回向发愿心。’

 

综上可知,念佛法门,说难不难,上智下愚,忙碌清闲,僧俗皆可,老少咸宜;说易不易,必须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的正行外,还要持戒修善,发三心,修三福,作为助行。具足正助二行之外,更要发愿回向,然后可以决定往生。

 

所以,我们无论是打佛七,或是平常念佛,最后一定要回向。甚么是回向呢?回是回转,向是趣向。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,趣向自己的志愿与目的,就是回向。回向可以分为三种:一是回事向理,二是回因向果,三是回自向他。

 

无论是持名念佛,或是观像、或是观想念佛,都是有能念的我,以及所念的佛,在事相上有所表现。至于实相念佛,则能所双亡,内外空寂,心佛一如。念佛的人,若能由事相念佛,至一心不乱,进而证入理性一心不乱,就是回事向理。

 

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由一心称念佛号之因,往生极乐世界,见佛闻法,证不退转,得一生补佛之处,终证佛果菩。念佛人将因中持戒念佛,正助二行的功德,回向佛果菩提,是回因向果。

 

将自己持戒,念佛,修福的功德,普施法界有情,共生极乐。如往生论说:‘回己功德,普施众生,共见阿弥陀如来,生安乐国。’是回自向他。

 

我们能够将正助二行所有功德,回事向理,回因向果,回自向他,发愿与法界众生,同生极乐,同证佛道。临命终时,决定得生净土。

 

三、求生极乐的利益

 

(一)灭罪生福却病延年

 

人生多病或短命,都是由个人宿世恶业所招致;现在既然能止恶行善,改往修来,又发心念佛,三业清净,与佛相应,自然可以灭罪生福。悟彻大师说:‘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’如善导和尚,每念一句佛号,即有一道光明自口中飞出。又如少康大师,每唱念一声佛号,就有一尊佛像从口中出,念佛十声,就有十尊佛从口中出。念佛至此,何止心口相应,简直是‘心佛不二’,佛在心中,则自己八识田中,所有无明障蔽,以及恶业种子,皆被佛光销融,例如:‘千年暗室,一灯能照。’同样道理,我们无边罪业,佛光能销。

 

观世音菩萨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:‘我本师阿弥陀佛,常须供养,尊称名号,得无量福,灭无量罪。’得福就是增福寿,灭罪就是消灾障;增福寿,消灾障,当然可以灭罪生福,却病延年。

 

民国初年,中国杭州有一姓邵的青年人,不幸患了绝症,在上海宝隆医院诊治,但医药罔效,唯有躺在病床等死。一晚,他忽见一队牛头马面的鬼卒,向他奔来,他心想,既然有鬼,一定有佛,立刻大声称念:南无阿弥陀佛。正在向他奔来的小鬼队,突然被他念佛的声音,吓退了几步,停在那里,不敢走近。他觉得念佛能够驱鬼,很有功效,所以继续大声念佛,小鬼始终不敢前来捉他,后来阎罗王也出现了,身穿绿袍,头戴平顶冠,长相十分威严,也被佛号档驾,不能近他。

 

青年人见佛力不可思议,更大声念佛,医生认为他的声浪太大,妨碍别的病人休息,劝他不要再念;但他正在生死关头,怎肯停止?院方唯有将他迁往另一间空房,由他继续大声念佛。如是持续七天,他突然看见一团金光,由远而近,由上而下,由小至大,顷刻间光明遍照病房,一尊金佛,在光中出现,身放毫光,足踏彩云,左手持念珠,右手当胸,慈祥和蔼的对他微笑。这时,他才想起是阿弥陀佛,再看看四周,小鬼队不见了,阎罗王老爷也不见了,再回过头来,佛也不见了,而自己的病却好了,第二天就出院,医生与护士们,都感觉莫明其妙,但这就是念佛,能够却病延年的事实。

 

(二)横出三界离苦得乐

 

我们的世界,往往是苦多于乐,但在佛眼看来,娑婆世界的众生,简直是纯苦无乐。因为人除了本身生、老、病、死,求不得,爱别离,冤憎会,五阴炽盛等八苦交煎外,还要承受人事界的打击,以及自然界寒暑风雪的逼害,所谓:‘天灾人祸’苦上加苦。又世事无常,好景不永,所谓:‘好花不常开,好月不常明。’当财物散失,或乐极生悲时,就是坏苦。此外人有生老病死,物有生住异灭,世界有成住坏空,当时过境迁,不堪回首话当年时,就是行苦。

 

法华经说:‘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;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’但学佛的人,却有离苦得乐的方法,那就是:‘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。’以戒定慧的力量,消灭贪嗔痴等烦恼的苦因,令生老病死等苦果不生,而证得纯真无妄,纯乐无苦的真理生命。是以佛教的人生观,是由知苦而灭苦,由消极走向积极,是充满进取的信心,绝对不是悲观或厌世。

 

不过末法时代,众生福簿障重,往往未能戒行清净,又怎能生定发慧,断烦恼,了生死?

 

所以释尊特别教导我们,念佛法门,称念佛号,就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,横出三界,带业往生极乐。一生佛国,即无十月胎狱苦,但受莲花化生乐;无形骸衰老苦,但受相好圆满乐;无内外诸科病苦,但受身命坚固乐;无四大分离死苦,但受寿命无量乐;无恩爱别离苦, 但受海会相聚乐;无怨憎会遇苦,但受与善人俱会乐;无所求不得苦,但受自然如意乐;无五阴烦恼炽盛苦,但受观照空寂乐。还有,一生极乐,即一生永生,不再退堕三恶道,即得永离轮回苦,横超三界乐。所以释尊告诉我们:‘众生生者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’(见佛说阿弥陀经)

 

(三)决定往生莲开九品

 

持名念佛,但得十念专精,一心不乱,便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,下品莲华化生,经二十小劫(下下品),或经六小劫(下中品),或经七七日(下上品),莲华开敷,闻法欢喜,即发菩提心。

 

如屠夫张和,以杀生为业,临终见牛群来索命,作人语:‘你杀我。’张和恐怖,对妻子说:‘快请大僧来救我’。僧至,为说念佛法门,张见地狱相现,左手持火,右手拈香,面向西方,恳切专诚称念,南无阿弥陀佛,未及十念,即见佛来。自言:佛来迎我,即含笑而逝。

 

持名、观像、或观想念佛,若得一心不乱,兼持戒修福,即可往生极乐世界,方便有余土,中品莲华化生,七日华开,闻法欢喜,得无生忍,即证阿罗汉道。

 

若然念佛,至一心不乱,又能兼发菩提心,广修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,以此功德,回向发愿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实报庄严土,上品莲华化生,见佛闻法,断尘沙烦恼,伏无明惑,证不退转。

 

若能实相念佛,进入理性一心不乱,即可往生极乐世界,常寂光土,上上品莲华化生,见佛闻法,断无明,证法身,蒙佛授记,一生补佛之处。

 

蕅益大师说:‘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有无;品位高下,端赖持名浅深。’持名深,即理性一心不乱,得上上品莲华化生;持名浅,即事相一心不乱,或但能十念专精,得下下品莲华化生。古往今来,念佛往生的圣贤,能自知时至,坐化立亡的,皆是平日念佛功深所至。

 

中国清朝,有一姓王的孩子,个性愚钝,父母双亡,无以为生,陈道人收他为徒,日间要他做苦工,晚上打坐时,教他坐在对面念佛。但他总是发音不正,又喜欢打瞌睡,陈道人身边放一枝长竹,当他打瞌睡时,骂他:‘你愚昧至此,还不知精进念佛’,并用长竹打他。如是经过三年。有一个晚上,他忽然哈哈大笑,道人又举竹要打他,他说:‘今日你不能打我了’。道人问:‘为甚么?’他说:‘你枯坐十八年,不知修行,若能如我老实念佛,早生西方了。’道人以为他在说傻话,岂料他是自知时至。次日早上,登高山面向西方,合掌立化,火葬时,得舍利不少。

 

又有人名莹可。平常饮酒食肉,杀生无数,后因读往生论,即戒杀放生,精进念佛,发愿求生净土。如是七日,即感佛现身对他说:你阳寿未尽,尚有十年,十年后我来接你’。他对佛说:‘娑婆恶浊,易失正念,愿早日得生净生,亲近佛菩萨。’佛说:‘汝愿如此,我三日后来接你。’莹可更加精进念佛,希望得上品上生;果然三日后,见佛来迎,即随佛往生。可知愿力对于念佛,非常重要。

 

(四)见佛闻法候补佛处

 

阿弥陀佛今正在极乐世界,说法利生,我们一生极乐国土,即得亲见阿弥陀佛,与观音势至及海会圣众,闻法修行;同时仰仗佛因中愿力加被,可以随各人的志愿,往见十方诸佛,广修供养,闻法得益。大宝积经说:‘彼国众生,皆于晨朝,供养他方,无量百千诸佛,随所希求,种种华鬘,涂香,末香,幢幡缯盖,及诸音乐,以佛神力,皆现手中,供养诸佛,…。’

 

阿弥陀经亦说:‘其土众生,常于清旦,各以衣祴,盛众妙花,供养他方,十万亿佛,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。’

 

见佛闻法,如法修行,是修慧;广修供养,植诸善根,是修福。如是福慧双修,精进办道,加以寿命无量,即得速证无生法忍,于无上菩提,得不退转,蒙佛授记,一生补处。

 

大宝积经说:‘极乐世界所有菩萨,于无上菩提,皆悉安住,一生补处。’佛说阿弥陀经亦说:‘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,其中多有一生补处,其数甚多,非是算数所能知之,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。’如是众多一生补处菩萨,于十方世界,候补作佛。

 

楞伽经说;‘十方诸佛刹,众生菩萨中,所有法报佛,化身及变身,皆从无量寿,极乐界中出。’可知极乐世界,不但是一生补处菩萨的盛产国,亦是出生十方诸佛的发源地;我们一生其国,即得见佛闻法,福慧双修,速证无生,补候作佛的利益。

 

当我们明白求生极乐世界,有这么多的理由和利益之后,就知道念佛法门,是何等的殊胜?虽然,释尊为我们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皆可以入道,门门皆可以解脱生死,圆成佛道。但一定要靠自己个人的力量,如法修持,精进不懈,还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始登佛位;若然魔障出现,就会退堕,一失人身,万劫不复,实在艰险。

 

念佛法门,固然也要自己努力,但凭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,扶持与接引,保证即生可以横出三界,超越六道生死轮回,到达最安全、最清净、也最快乐的地方,安顿自己的身心,然后在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的美妙环境中,跟随著诸上善人,进修佛道,不但事半功倍,简直是离苦的捷径,成佛的妙庄严路。

 

所以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并不是迷信,而是理智的选择;不是消极,而是积极的进取;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理想的实现;不是逃避业债,而是仰仗佛的慈悲愿力,销除宿业,同时超度冤亲债主,共登极乐,冥阳两利。

 

有人认为念佛,是愚夫愚妇之事,或是老年人的专业。这种想法,简直是最愚蠢的错误。当知念佛法门,三根普被,上智下愚,利钝兼收,而且是老少咸宜。上上智者,如佛在世时,文殊普贤,佛灭度后,马鸣龙树,诸大菩萨,无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;下下智者,如屠夫小婢,一念专精,皆可往生。此皆是阿弥陀佛,慈悲愿力的摄受,岂独限于愚夫愚妇?

 

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,导归极乐。

 

马鸣菩萨说:念佛是最方便的法门。

 

龙树菩萨说:念佛法门,是阳行疾至之道。

 

云栖大师说:‘一句阿弥陀佛,该罗八教,圆摄五宗。’

 

莲池大师说:‘念佛求生西方,是大德,大福,大智,大慧,大圣,大贤的事。’所以莲宗诸祖,历代高僧,无不以念佛法门,自行化他。本人亦发愿跟随著莲宗诸祖的足迹,以念佛法门,自行化他;希望在座各位,由现在开始,就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。既可以在有生之年,灭罪生福,却病延年;将来临命终时,又蒙佛接引,往生佛国,见佛闻法,得不退转,终成佛道。